PCDIY!業界新聞
-
HARMAN和三星聯手CES 2018展示車聯網與自動駕駛的新未來
HARMAN在一年前成為三星電子百分之百持股之子公司,專精於汽車、消費者和企業市場之連網技術,兩家公司透過共組的團隊與資源整合,推動移動未來進一步的發展。今天登場CES 2018的一系列車聯網解決方案,展現HARMAN與三星的共同願景,躋身車聯網與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導者:不論是在家中、行車中、或共同置身車內環境中,皆可串連人們的彼此生活。 這些關鍵的創新突破,以整合方式豐富數位車用體驗,包括: 全新改版的Digital Cockpit平台,專為車內的系統而設計,並汽車內裝帶來全新風貌。 全新資通訊系統解決方案,搭配業界首創的車載5G連網解決方案。 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和解決方案,用以擴展三星的開放自動駕駛平台,並展示雙方與TTTech合作的首次行動。 每一項全新的解決方案,都是透過HARMAN-Samsung聯盟達成目標,發揮三星在全球規模、研發能力、行動通訊、電視、半導體和分銷管道上的領導者優勢,結合HARMAN馳名悠久的車聯網技術、產業關係、市場知識以及不斷壯大的創新夥伴陣容。兩家公司亦積極投資全球的新創企業,藉由強化所有車用系統體驗的可擴充解決方案,協助OEM滿足消費者對車載技術日益增進的需求。 HARMAN總裁暨執行長Dinesh Paliwal表示:「結合三星的合作力量,我們透過規模、資源與產業能力,加速創新的腳步,協助汽車製造商專注於汽車的進化,從「設備導向」朝「體驗導向」邁進。HARMAN在汽車領域建樹卓著,結合HARMAN與三星的最佳技術與全球規模,讓我們得以在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上,以更全面的服務滿足汽車製造商的需求。」 全新打造的Digital Cockpit平台,包括一系列靈活與可擴充的豪華體驗,支援當代的連網生活型態,但絲毫不減行車安全性或性能。共推出標準和進階系統配置,可以透過聲音、觸覺回饋、實體旋鈕以及方向盤上的控制項目,透過單一的中央螢幕,無縫整合儀表組與中控台,以獲得所有重要車輛資訊及功能。亦支援多重模式,能與不同的人機介面互動,實現HVAC、媒體和使用者設定的客製化。 這套Digital Cockpit平台帶來全新一代的車載通信與人體工學設計,讓駕駛人專注於前方的道路,以直觀且安全的方式與車載技術互動。可透過用戶智慧手機的服務和應用程式投影模式,大幅提升個人化的應用。透過entry-level區段的雲端技術,以及中/高等級的配置,打造更大規模的IoT生態系統,不但進一步提升連網能力,同時降低成本和車輛的總重量。 在豪華版本的配置中,Digital Cockpit能與駕駛人橫跨IoT的整個聯網生活型態交織在一起。藉由HARMAN Ignite Platform的多重顯示配置應用,駕駛人與乘客的個人化體驗,可透過虛擬個人助理、便攜設定檔、擴增實境等服務而實現。亦能讓Android OS集成到四個顯示器上,堪稱業界創舉。 著眼於共享機動力的未來世代,卓越的Digital Cockpit的個人化乘客體驗,讓駕駛人和乘客感覺猶如置身自己車中。將手機作為關鍵服務的介面,系統可自動存取有關用戶檔案的訂閱服務,Bixby則提供個人智慧助理服務,透過聲音、觸控、手勢和情境觸發條件,協助乘客完成任務。 Digital Cockpit具有可擴充性,專為任何汽車系統而打造,在開發者友好的開放生態系統中,提供未來驗證和著重安全的諸多功能。 HARMAN和三星針對先進的車載資通訊服務,聯手研發可達1 Gb/s頻寬的模組化方案。HARMAN和三星將推出首創搭載5G技術的汽車解決方案及多波段共形天線,以實現安全、快速和可靠的數據通訊。該解決方案由一個模組化的資通訊控制單元所構成,搭載網路接入裝置(NAD),利用相同的硬體設計,支援現行的LTE CAT 16以及未來的5G連網。5G象徵未來機動力的巨大轉變。以汽車產業而言,5G能帶來更安全的C-V2X能力,此為自動傳輸的重要推動技術。 5G能提升速度至100X,較現行的4G LTE標準更快,在快速移動的車上,能實現極速的高解析度串流、身臨其境的虛擬和擴增實境以及無縫的雲端應用。具備極高的可靠度,能達到僅僅1毫秒(ms)的低延遲,5G能實現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的C-V2X和雲端運算與儲存能力。HARMAN今天宣佈一家知名的歐洲汽車製造商將成為這項解決方案的第一個客戶。在CES 2018上,HARMAN將與三星聯袂展示在三星網路5G基礎設施的驅動下,未來機動概念車輛的高速連網能力。 三星宣佈推出與HARMAN聯手開發的最新DRVLINE™平台,專為第3~5等級的自動駕駛汽車而打造。這兩家公司將繼續投入工程設計、高性能運算、感應器技術、演算法、人工智慧、雲端,以及連網解決方案,並達到可擴充、具備低等級至第5等級演算能力等要求。HARMAN與三星將推出首次共同研發的ADAS前置攝影機,具備車道偏離警示、自我調整巡航控制、碰撞警示、行人警示演算法。 這套新系統結合三星一貫卓越的相機技術以及HARMAN的ADAS 360解決方案-完美結合機器學習、資料科學與增強實境,打造出自我學習的虛擬共同乘客,確保該連網駕駛體驗的個人化與安全性。新系統將於2018年開始上市。
-
2018 CES:英特爾於量子運算與類神經型態運算領域成果斐然
英特爾於2018 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宣布在研究與開發未來運算技術方面的兩項重大里程碑,包括量子(quantum)與類神經型態(neuromorphic)運算,這兩大技術有十足潛力能協助業界、研究機構、以及社會,一起克服現今傳統電腦面臨的難題。 英特爾執行長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主題演說中宣布成功設計、製造、以及完成一款49 qubit的超導體量子測試晶片的出貨,並強調類神經型態運算的光明前景。 今日世界全面性的數位化,結構與非結構的資料大幅增加,各界亟需蒐集、分析與應用龐大資料。這樣的趨勢除了帶動各界對運算效能的需求,也激勵英特爾著手研究全新的特殊架構。 在推出17 qubit超導體測試晶片(superconducting test chip)短短兩個月後,英特爾迅速推出代號「Tangle Lake」這款49 qubit超導體量子測試晶片。新晶片命名的靈感來自阿拉斯加當地一連串迷宮般的Tangle Lake,象徵超低溫度以及量子位元(或「qubit」)相互依存才能運作的特色。 Tangle Lake代表英特爾在開發一套完整的量子運算系統的目標上獲得許多進展─從架構到演算法,再到控制電子。完成49 qubit測試晶片著實為一項重大里程碑,它使研究人員能試驗與改進各種錯誤校正技巧,以及模擬各種運算問題。 科再奇在演說中預測量子運算將能解決現今許多嚴峻難題,而這些難題即便動用目前最強的超級電腦也得花上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才能運算出解答,像是藥物開發、金融財務模型、以及氣象預測等。傳統電腦迄今無法解決的問題,解決之道就是目前還處於萌芽階段的量子運算。 英特爾副總裁暨實驗室執行總監Mike Mayberry表示:「追求商業上可行的量子運算系統,是重要課題。我們估計業界要花5到7年才能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必須達到100萬甚至更多的量子位元數才足以商品化。」 由於需要擴充到更多數量的量子位元,所以英特爾除了投資開發超導體量子位元,還研究另一種名為spin qubits in silicon的技術。Spin qubit (譯名:自旋量子位元)擁有可擴充的優勢,因為它遠比超導體量子位元來得小。Spin qubit就像單電子電晶體,許多方面類似傳統電晶體,而且未來有可能用相似的製程做出成品。事實上,英特爾已運用12吋晶圓製程發明出一套spin qubit晶片的製程。 科再奇還展示英特爾研究類神經型態運算的成果─一種新的運算模式,仿效人腦運作的架構,能讓未來的人工智慧發揮更高的效能且更省電。 英特爾實驗室已開發一款類神經型態研究晶片,代號為「Loihi」,內含模仿人腦基本運作方式的數位電路。Loihi能將訓練與推論整合在一顆晶片,目的是讓機器學習功能更加省電。 科再奇強調這項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英特爾獲得的進展。「這一直是英特爾重要的研究計畫,今日我們做出可完整運作的類神經型態研究晶片。這項驚人的技術將擴大英特爾開發中的AI解決方案陣容。」 類神經型態晶片最終能在各個持續發展的即時環境裡,用來處理真實世界的大量資料。舉例來說,這些晶片能用來打造更智慧的安全攝影機,以及智慧城市的基礎建設,或是用來和自駕車進行即時通訊。 今年上半年,英特爾計畫和多所頂尖大學與研究機構分享Loihi測試晶片,並讓Loihi處理更複雜的資料集和問題。
-
亞太電信4G網路可用率全台第一!3G升4G專屬超省資費月付只要NT$ 78
亞太電信甫宣布成為國內第一家100%行動寬頻服務業者,又獲行動網路測試機構OpenSignal發布2017年12月「台灣行動通訊網路現狀報告」調查,以高達91.3%的「4G可用率」獲選為全台第一! 為歡慶亞太電信「4G網路可用率」領先業界,針對全國近650萬的3G用戶,亞太電信祭出3G升4G專屬超省資費,最低月付只要NT$78,即可輕鬆升級使用現在最普及的4G服務,歡迎他網3G用戶踴躍攜碼加入。 一、 自備手機(原門號攜碼移入):月租只要NT$ 78元(12期),享網內互打免費、每月網外/市話20分鐘免費及每月500MB免費上網傳輸量,超出免費分鐘數,網外/市話均為超低價NT$ 2元(以秒計費)。 二、 換購手機(原門號攜碼移入):月租只要NT$ 178元(30期),4G智慧型手機即可0元帶回家(如:Motorola C),享網內互打免費、每月網外及市話40分鐘免費及每月1.5GB免費上網傳輸量,超出免費分鐘數,網外/市話均為超低價NT$ 2元(以秒計費)。3G升4G活動網頁:https://www.aptg.com.tw/event/1801/3Gupto4G/ 。 亞太電信所提供的VoLTE及Wi-Fi通話語音服務,讓消費者享有「高清」、「秒通」、「不掉速」的優異語音通訊品質;而透過Wi-Fi通話技術搭配亞太電信優惠資費,消費者出國即可以原機原號進行撥、接電話,出國無須負擔高額漫遊費,實現全球免費講,絕對是重視語音通訊的3G用戶升級4G的最佳選擇。 此外,亞太電信自1/15起,更推出「壹起省」活動,凡亞太電信用戶推薦同戶籍的消費者新申辦或攜碼亞太電信指定資費方案,即可獲得300元的帳單折抵,最高可累計5人,並享1,500元帳單折抵優惠;資格符合之被推薦者,可依申辦資費,享有100/150/200元不等的帳單金額折抵,折抵期數多達12期,最多可享2,400元的折抵優惠,歡迎全家同行加入亞太電信。 亞太電信持續進行整體網路優化,除建置大型基地台達成全區域綿密覆蓋外,另針對高用量熱門地點及特定區域,新增高速微型基地台提升網速及服務能量,同時開放高樓層、地下室、室內深處或住戶抗爭激烈之弱訊區民眾申請魔速方塊,提升整體網路品質。 此外,亞太電信結盟台鐵100個高乘載/打卡熱門特色車站、全台350家門市佈建區域型高速微型基地台提供4G服務,歡迎消費者踴躍前往各車站及全國Gt智慧生活門市,體驗穩定、順暢的優質連網服務。
-
技能扎根、產學共創新價值,IBM P-TECH教育模式培養學生就業力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智慧自動化工程科)、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精密機械工程科)、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模具工程科與土木工程科),為加速培育國內中級技術人力,對接產企業的人才需求,支持我國產企業的永續發展,將引進由IBM所設計的P-TECH (Pathways in Technology Early College High School)教育模式,課程強調學企業合作養成學生專業技術及軟實力,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智慧自動化工程科)、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精密機械工程科)、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模具工程科與土木工程科)於今日辦理「技能扎根 產學共創新價值」記者會,與IBM攜手成立P-TECH學校,臺灣也是亞洲區首度發展P-TECH模式的國家。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黎代理校長文龍表示,P-TECH透過政府、學校與企業協同合作,結合學科及職場的精華元素,發展STEM為主的技職教育,協助學生取得文憑,並獲得企業所需要的技能。P-TECH特色在於,企業根據實際職務技能需求提出能力發展藍圖(Skills Mapping),與合作學校共同規劃課程與授課,並由企業適時提供業界導師授課與學生諮詢,讓學校與業界的技能接軌。此外,IBM將授權提供參與學校使用IBM開發之職場技能課程(Workplace Learning Curriculum),包括溝通、團隊合作、專案管理及領導統御等,並透過工作坊分享相關課程設計與使用技巧,以最適切的方式將這套課程融入我國P-TECH課程合作與發展模式。 臺灣IBM總經理高璐華表示,有鑑於技能落差及中等技能工作需求增加,IBM呼籲政府及產業積極培養「新領」人才(New Collar)。IBM於2011年在美國推出P-TECH創新學校,至今已有超過70間P-TECH學校、430家企業共同響應,IBM很榮幸有機會將P-TECH全新教育模式的資源及經驗帶入臺灣。P-TECH教育模式的特色在於,企業夥伴因應實際人才需求提出各項職務所需的技能,此即為能力發展藍圖(Skills Mapping),並據此藍圖與學校共同規劃課程,以確保課程、範疇和課綱能切合未來職場技能所需,同時透過實習及導師計畫,讓學生有機會瞭解職場文化並增加實作經驗,協助學生提前做好「就業準備」。 教育部姚次長立德亦至現場見證,期盼藉由科技大學率先引進P-TECH教學模式與軟實力課程,累積相關辦理經驗。未來配合108學年度起高中職課綱彈性選修課程增加之政策,相關創新教育模式執行的經驗,將可擴大辦理延伸至高職,透過現行產學攜手的合作模式,以高職3年搭配二專2年的概念辦理;或高職學校學生可至科技大學預修相關課程,以發揮課程品質提升的效益。相信在產官學對技職教育的共識與努力下,將可配合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培育適才適性的應用性專業人才,奠定經濟發展的基礎。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智慧自動化工程科,與和碩、IBM、友達等企業合作,培育教學智慧自動化之跨領域人才;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設立精密機械工程科與友嘉集團及上銀集團等企業合作,培育精密機械領域工程師;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設立土木工程科與模具工程科,與華友聯建設、瑞助營造、可成科技集團、富強鑫合作,培育土木工程師與模具工程師。三校均與合作企業夥伴,運用P-TECH教育模式合作發展課程,依據課程需要安排業師指導,同時合作企業並承諾未來提供學生相關就業及實習的機會,使學生畢業即有一技之長,並可以立即就業。
-
諾基亞、T-Mobile與英特爾攜手建置T-Mobile首座28GHz 5G商用基站
諾基亞、T-Mobile及英特爾在5G合作發展上開創一重大里程碑,藉由在美國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Bellevue)的繁忙市區部署28 GHz 戶外型5G商用無線系統,其運用諾基亞5G商用AirScale解決方案和英特爾5G行動測試平台(Mobile Trial Platform , MTP),在28GHz無線頻段上進行數據傳輸,幫助T-Mobile部署第一個跨供應商之間的5G網路。此次合作讓此三家公司朝推動5G標準化、改善晶片與設備5G生態系統,以及為非電信商客戶提供最佳網路體驗的目標再邁進一步。 此里程碑也意味著將5G毫米波(mmWave)無線效能及傳輸測試朝真實環境的第一步,讓5G技術由實驗室跨入實地應用。此測試也有助於T-Mobile和諾基亞瞭解5G毫米波技術如何與現有網路整合,並與LTE共存。 為實踐5G願景,從600MHz到毫米波的所有頻譜資源均須納入規劃環節。5G背負著提升超寬頻體驗與連結萬物的眾望,因此必須將提供行動能力的大範圍網路覆蓋納入全國性的網路佈建策略。 T-Mobile技術長Neville Ray表示:「我們致力在全國建立使用多頻段的5G行動網路,而開始毫米波頻譜的實地測試是我們持續邁進的重要一步」。 「發展5G需要付出極大努力並持續創新,我們此次與T-Mobile在貝爾維尤市的創舉便是一例。T-Mobile在網路技術上獲得驚人進展,諾基亞很榮幸能成為此歷程中的關鍵合作夥伴,」諾基亞北美區負責人Ricky Corker表示。 2018年世界行動通信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8)將於2018年2月26日至3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屆時諾基亞將在AirScale平台上展示5G網路的運作。 運用5G商用射頻積體電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RFIC)和英特爾的5G行動測試平台(Mobile Trial Platform, MTP)在戶外於28GHz頻段進行供應商間的網路連接 使用諾基亞商用5G Airscale無線解決方案進行實地測試,讓實際環境測試符合3GPP標準規範 成功於戶外環境進行28 GHz 頻段5G無線存取特性及連接的端對端完整測試
-
NVIDIA 針對 Fortnite Battle Royale 與 NVIDIA Freestyle 公測版 推出 Game Ready 驅動程式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針對 Fortnite Battle Royale 推出新版 Game Ready 驅動程式,此新版驅動程式也支援 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最新公測功能 Freestyle。 現行或即將推出的新版 NVIDIA Game Ready 驅動程式,透過 NVIDIA工程師持續努力進行優化至最後一刻,以設計出完美的遊戲效果,為 GeForce 玩家提供最佳的遊戲體驗。另外,為進一步確保執行品質,所有 Game Ready 驅動程式皆成功通過微軟 WHQL 認證。 NVIDIA Game Ready驅動程式的另外一項重要用途是為 GeForce 使用者增添新功能的傳輸機制。此版 Game Ready 驅動程式除了針對 Fortnite Battle Royale 導入 ShadowPlay Highlights功能外,同時也支援首度對外釋出的 NVIDIA Freestyle 公測版。 直接整合至遊戲中的ShadowPlay Highlights,能在遊戲中達成任務或成就時,以螢幕截圖或影片的形式自動捕捉,其能精準判斷重大時刻的到來,不論是和魔王的對戰或是連續殺敵,系統都能透過 ShadowPlay 技術自動留存精采時刻。 Fornite Battle Royale 將於1月10日開始支援ShadowPlay Highlights功能。其他支援此版驅動程式的遊戲,包括:Crossout 與 Elex。 GeForce Experience最新功能NVIDIA Freestyle 在遊戲進行時提供各種後製濾鏡。在無須關閉遊戲的情況下,可即時套用濾鏡功能,改變遊戲的色調與風格,自由調整色調和飽和度,或直接套用動態後製濾鏡。 釋出初期共提供 15 種濾鏡以及38種不同設定(部分濾鏡提供多種設定),其中包括: • 黑白(Black and White) • 彩色(Color) • 色覺辨認障礙模式(Colorblind) • 對比(Contrast) • 細節(Details) • 曝光(Exposure) • 半色調(Half Tone) • 心情(Mood) • 夜間模式(Night Mode) • 復古(Retro) • 舊照片(Sepia) • 暈影(Vignette) • 景深(Depth of Field) • 特效(Special FX) • 調整(Adjustments) Freestyle讓玩家能在遊戲中發揮更多創意,可以在自己喜愛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中,製作復古的戰爭主題濾鏡,或提強化色彩與對比設定,讓遊戲畫面變得更加逼真。 Freestyle更深度的應用包括色覺辨認障礙模式,讓具有色覺辨認障礙的玩家能更容易分辨色彩。另外還可使用夜間模式調整藍色系色彩,降低藍光對生理時鐘造成的影響,讓玩家能通霄暢玩遊戲後能立即入眠。 NVIDIA 將 Freestyle 整合到驅動程式中,藉以達成和各遊戲之間的無縫相容性。現已超過100款遊戲支援Freestyle公測版遊戲濾鏡。
-
Uber選用NVIDIA先進科技驅動自動駕駛車隊,Uber的人工智慧自駕計程車與運輸車已完成超過兩百萬英哩的自動駕駛里程並累計超過五萬趟載客車程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 Uber (優步) 將導入 NVIDIA 技術於其專為自動駕駛車隊所打造的 AI 運算系統。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於 CES 2018 開幕記者會中表示,雙方合作將把 NVIDIA 的技術導入在 Uber 先進科技集團 (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 的自駕計程車與運輸車隊上,藉此進行 AI 演算讓車輛即便處於複雜的環境中,仍能察覺外在世界、預測下一步會發生的事,並快速選擇最佳的回應措施。」 黃仁勳表示:「未來的交通運輸將因運輸行動服務而轉型。方便且人人負擔得起的服務將重塑各大都市與社會的樣貌,並協助支援未來十年全球人口十億人的增長。自動駕駛是促使運輸行動服務普及的關鍵技術。我們很開心能與 Uber 合作攜手實現此一願景。」 Uber 從 2015年初開始研發自駕技術,並於 2016 年秋天在美國匹茲堡推出第一個都市自駕試乘服務,隨後並於 2017 年初開始在鳳凰城推出第二個自駕試乘服務。在此期間,Uber 的自駕計程車已經完成超過五萬趟的載客車程,累積自駕里程超過兩百萬英哩。 Uber 決定使用 NVIDIA 的技術,反映出自駕車輛所需之運算規模極為龐大的事實。自駕計程車運輸車必須透過高解析 360 度環景攝影機與光達察覺外在世界、在誤差幾公分內的精確度下進行定位、偵測並追蹤其它車輛與行人動向,以及規劃前往目的地之安全且舒適的路徑。上述相關運算還必須在多層級冗餘情況下進行,以確保最高之安全水準。其所需的運算需求強度往往是今日最先進車輛的 50 至 100 倍。 Uber 先進科技集團主管 Eric Meyhofer 表示:「開發安全、可靠的自駕車輛需要複雜的 AI 軟體並搭載高效能 GPU 運算引擎。在我們將具擴充性的自駕計程車與運輸車導入市場之際,NVIDIA 對於 Uber 而言是關鍵的技術供應夥伴。」 Uber 的 Volvo XC90 SUV 車隊為最先導入 NVIDIA GPU 運算平台的第一批測試車隊,目前 Uber 在其自駕計程車與運輸車上,皆採用 NVIDIA 高效能處理器來執行深度神經網路。Uber 的自駕車隊進展極為神速,近期 100 萬自駕英哩的服務里程僅在 100 天內達成。
-
希捷公佈2018會計年度第二季初步財報、完成與東芝記憶體公司簽訂長期NAND供應合約
全球硬碟機與儲存方案領導供應商希捷科技(NASDAQ: STX)公佈2018會計年度第二季(截至2017年12月29日)初步財報。希捷第二季營收為29億美元,若以公認會計原則(GAAP)與非公認會計原則(non-GAAP)為基準,第二季毛利率約為30%。希捷預計總出貨EB容量將創歷史新高,達到約88EB,硬碟總出貨量約4千萬台,每台硬碟平均容量達2.2TB。 若以GAAP與non-GAAP為基準,希捷第二季營運支出分別為約4.44億美元與3.9億美元。本季結束時,希捷所持現金及約當現金總額約為26億美元。 希捷2018第二季初步財報表現與公司此前預測相比,營收增長3至5個百分點,non-GAAP毛利改善,營運支出減少2至3個百分點。 本季度營收與毛利率表現優異,主要來自傳統硬碟(HDD)大容量儲存解決方案產品組合的需求優於預期,和亮眼的營運執行成效。 希捷執行長Dave Mosley表示:「我們在第二季的營收成長和出色的產品獲利表現,都反映了市場對大容量儲存解決方案的強勁需求,特別是針對雲端儲存的環境。由於廣泛的全球客戶對儲存的需求,導致希捷的雲端和邊緣產品組合供不應求,我們期待在本週的CES展會上能和眾多客戶進一步交換意見。」 由於市場預測未來十年後資料產生量將有爆炸性增長,新世代亦將面臨更多的工作負載,儲存產業預期,全球現有和新興市場的儲存需求將一致成長。為滿足這些需求,希捷持續投資開發健全的數位儲存產品組合,提供客戶包含傳統硬碟、固態硬碟、混合硬碟等多元解決方案,以滿足其全方位的儲存需求。 於第二季期間,希捷正式開啟與東芝記憶體公司簽訂的長期NAND供應合作,為希捷現有及未來的固態硬碟產品組合提供更穩定持續的NAND供應。 Dave Mosley表示:「希捷廣泛的快閃產品組合已準備好在多個市場擴大發展,透過與東芝記憶體公司的長期合作確保更多的NAND供應,不僅可滿足希捷現階段的NAND需求,更能強化我們推出創新快閃解決方案的能力。透過融入固態硬碟與企業級儲存解決方案,擴展我們本具優勢的傳統硬碟大容量產品組合,使其更多樣化,進一步為希捷未來數年帶來可觀的營收成長與獲利,同時為我們廣大的儲存客戶創造巨大價值。」 • 總出貨EB容量創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29% • 希捷與東芝記憶體公司簽訂長期NAND供應合約,有助於擴大及延續產品組合
-
NVIDIA、ZF與百度將於中國共同推出業界首台人工智慧車用電腦,NVIDIA DRIVE Xavier驅動ZF ProAI與百度Apollo Pilot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與 ZF (采埃孚) 和百度攜手打造即將量產的人工智慧 (AI) 自動駕駛車用平台,該平台為針對全球最大車用市場中國所量身設計。 在 CES 2018 的開幕記者會上,NVIDIA 創辨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指出這項合作基於包括全新 NVIDIA DRIVE Xavier™、全新 ZF ProAI車用電腦以及百度針對量產車款推出的 Apollo Pilot 自動駕駛產品。 NVIDIA 創辨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在過去幾年內,NVIDIA 與百度聯手在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率先取得重大進展。現在有了 ZF 的加入,我們將共同針對中國市場打造首款 AI 自動駕駛車用運算平台。」中國在全球乘車市場佔 30%。三家公司將各自貢獻其專業技術,合力搶攻這塊商機龐大的市場。 預計將於本季問市的 NVIDIA DRIVE Xavier 是一款自動化機器處理器,可作為功能安全系統的運算核心,為全球最複雜且先進的 SoC,其深度學習運算效能可在僅消耗30 瓦特能源的狀況下,達 30 TOPS (每秒兆次深度學習運算)。除了極致的效能外,Xavier 還能為各種類型的感測器提供豐富且多元的 I/O 連接。 作為全球最大汽車供應商之一的德國 ZF,展現車用電腦與感測器在系統整合方面的專業能力。全新基於 Xavier 所打造的 ZF ProAI 將能處理多台相機、光達及雷達所回傳的訊息、描繪出車輛四周的 360 度環景圖像,並在 HD 地圖上定位且規劃安全的行駛路線。 ZF 先進工程部資深副總裁 Torsten Gollewski 表示:「我們的可擴充與模組化解決方案使我們能透過 NVIDIA DRIVE Xavier 升級全新 ProAI 並整合百度的 Apollo Pilot。此外,我們的第二代已能導入應用的 ZF ProAI 可根據Xavier 進行客制化與擴充。」 百度 Apollo 開放自動駕駛平台提供全面、安全且可靠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支援所有自動駕駛主要特色與功能。Apollo Pilot 為量產車款的自動駕駛產品,提供兼顧安全、經濟效益以及舒適性的自動駕駛體驗,其建構在百度技術的基礎之上,並結合中國使用者的駕駛行為資料。 百度副總裁暨智慧駕駛事業群總經理李震宇表示:「NVIDIA 的 AI 超級電腦架構非常適合我們的自動駕駛應用程式,它不僅能即時處理從各個感測器回傳的巨量資料,還能在高解析的數位地圖中找到車輛的所在位置。我們持續與 NVIDIA 合作,共同針對自動駕駛開發車用晶片,藉此加快自動駕駛車量產的腳步。」 這項解決方案不僅為中國的汽車製造商打造,所有計畫進入中國車用市場的相關製造商,包括從 Level 2 自駕功能一路擴充至 Level 5 的全自駕計程車 (robotaxi)皆可使用。NVIDIA、ZF與百度共同打造的 AI 自動駕駛量產車款預計於 2020 年開始於中國上路。
-
內含英特爾處理器的常時連網個人電腦在今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亮相
在連網日趨普及的行動世界,各界期待個人電腦應該常時連網且常時啟動。在本週登場的2018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英特爾的合作夥伴發表了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新產品,這些內含全新Intel® Core™ (酷睿)™處理器與Intel® XMM™數據機晶片組的常時連網電腦包括: • 宏碁(Acer)推出內含Intel Core i7處理器的Swift 7,機身厚度僅0點898 公分,實現方便可攜性、生產力、支持整日外出的電池續航力、以及隨時連網的4G LTE功能,無論是追求極致的使用者或經常出差的專業人士都會愛上這款電腦。 • 惠普(HP)發表全新Envy X2,這款常時連網的筆記型電腦讓使用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創作、辦公、以及娛樂,電池續航力長達17小時(惠普自行測量註一),藉由Intel Core處理器流暢執行所有Windows應用軟體。 • 戴爾(Dell)於去年12月25日發表全新Inspiron 5280二合一筆記型電腦,內建4G LTE連網功能。結合Intel Core i7處理器以及Windows 10作業系統,這款輕薄時尚的二合一筆記型電腦讓使用者便利上網,盡可能支援各種用途。 從常時連網個人電腦的概念推出以來,英特爾一直為這類機種提供運算核心,並與合作夥伴持續創新,共同打造新一波具有強大效能、支援各種最新經驗、以及常時連網的個人運算裝置,滿足現今世代與未來用戶的需求。 內建4G LTE功能的常時連網電腦—具有超強的運算力、即時反應、針對資料密集體驗所打造。目前有超過30款內含英特爾處理器的商用與消費型常時連網個人電腦提供頂尖效能、完整的電腦體驗、以及超長的電池續航力,配備多元的連網選項,採用輕薄的機體設計,並涵蓋各種價位區間。 這些於2018年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亮相並具備常時連網功能的新裝置,現已問世—包括內含行動網路快速共享功能的Google Pixelbook、透過Verizon在美國銷售的三星(Samsung) Galaxy Book 12、以及在中國銷售的小米(Xiaomi) Mi Notebook Air。
最多人點閱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英特爾舉辦亞洲區創新高峰會 促進台灣與全亞洲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深根台灣成就萬物相聯 2015 ARM®新竹辦公室擴大營運暨亞洲第一座CPU設計中心開幕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AMD推出全球首款業界領先的32GB記憶體伺服器GPU 瞄準高效能運算
- AMD推出全新Catalyst 15.7驅動程式 讓AMD APU及GPU充分展現Windows®10直覺化體驗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希捷科技:2016年六大科技趨勢
- 台灣微軟攜手台大電機 高中程式夏令營獲佳評
- 台灣微軟與Lamigo聯手 應援總冠軍封王賽「Win for 10」!